HHACS

資深優良教師表揚 張玉玲老師的教學心得

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要做什 麼,只有隨時把握當下,認真學習,將自己 現有的事情做好,問心無愧就是最重要的。 二十年前在幫朋友代課的情況下,進入了教 學領域。沒想到居然讓我找到了”真愛” 。

我的教學心得是──以”學生”為中心讓 孩子輕鬆快樂的學習中文。永遠將學生當作 自己的孩子來教。在我的教學字典裡沒有做 不到的事,像是我給班級建立圖書館、(我 們是週六班,每週把一堆繪本提來帶去,的 確有些分量;但我總想著那怕其中有一本書 讓學生獲益,再多的辛苦都值得了。)舉行 班級攝影比賽,皮影戲活動、課間跳繩、羽 毛球體能訓練、下課後農場半日遊、 Chinatown 博物館參觀及參加聯合會的各項比賽訓練,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我 們一起做道具,玩音樂、討論成語、設計詩 朗動作等等;誰說週六班中文學校是盤散 沙?家長、孩子和我緊緊地繫在一起,就像 個大家庭。我要給所有學生的訊息是:中文 與他們的生活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是多元 又有趣的;同時我也傳達給家長,不要把中 文學校當托育中心,丟了就去辦自己的事, 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文的路上不會感到孤單。

我的每日生活,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 想教案。如何教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會 聽,說,讀,寫全方位中文,看似容易,但 是想要教得好,其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具我們也經歷了電視、CD、投影到電腦; 從實體課到線上課,真是學無止境,好在我 陶醉在”學” 的慾望中;我也很享受”教” 的樂趣,看著學生從完全不會到能說一口流利中文,每天犧牲睡眠,設計評量;自掏腰 包,花錢投資;再多的辛苦都化為烏有。

在教書之前我做的是教育傳媒,沒想到現 在居然派上用場,雖然覺得自己設計的網課 依然不錯;但仍然希望疫情快快結束,繼續 能與學生面對面的實體課程。二十年、三十 年,能一直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幸福快樂 的教下去。

哈崗中文學校發展史 (2002~2012) 劉經邦

哈崗中文學校,由威爾遜高中遷至西達蘭中學後,因是初中的關係(那時只有六、七年級)很明顯的學校週六的活動大幅度降低,也就是這個原因,使得中文學校能無後顧之憂的專住於中文的教學與傳承,而無需擔心沒有教室能夠使用的情況。更由於早期在借用教室時,與西達蘭中學打交道的是位華裔副校長,瑪格麗特,她是位熱心的教育工作者,給了我們哈崗中文很多的幫助。中文學校此時約有三百四十位小朋友,本著中文學校一個年級一個班的宗旨,總共有15年級別,甚至有的級別,還有兩個班的情形。

每當週六上課時,不論是在學校東區,或是西區,都充滿著朗朗的讀書聲。下課時,小朋友們的嘻笑、玩耍,亦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與此同時,哈崗中文學校亦全力配合南加州中文聯合會所舉辦的絕大部份活動,舉凡書法、繪畫、壁報、詩詞朗誦等等,我們都在亞凱迪亞高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足跡。

愛滿地的僑二中心(現已改為洛杉磯僑教中心),也經常是本校大展身手的擂台。多次的中文常識競賽,皆是以此為比賽地點。十幾個中文學校在此展開競技,也由於老師们淳淳教導,家長們的全力配合,以及小朋友們競競業業的努力學習,本校時有佳績表現,也為學校爭取到無尚的榮譽。在此要謝謝為學校奉獻的所有老師,以及參與其中的家長們與小朋友們。

 

暑假班

暑假班亦是學校此一時段(前半段)的重點之一。暑假班總計分為全天班、半天班與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班。尤其是全天班,除了授與中文、英文、數學之外,亦有民俗的教學,然另一優點是解決了家長雙親都需要上班,而兒女無人照顧的煩惱。本校之全天班提供了學生們一個最佳的學習還境。每年的暑期班,最令人振奮的就是戶外教學了。舉凡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公園,水族館等等,都是我們參觀教學的地方。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全美各地加強警戒。更遑論戒備森嚴的軍事基地。然而學校還是在2002年,在萬難之中,聯絡到位於科羅那多島的美國海軍二棲艦隊總部,為學校師生安排了一次讓人難以忘懷的戰艦巡禮之旅。是日海軍接待人員為了學校師生及家長,做了詳盡的介紹。當大家站在這艘將近5萬噸的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上,方知自己是多麼的渺小。這趟軍艦之旅在大家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文常識比賽

在這時段中,暑假學校另一件盛事,就是參家全美中文常識比賽。然而欲參加此一競賽,先決條件就是各學校要先在本地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取得甲組或乙組第一名,始具資格。本校自參加比賽以來,在中文常識的領域是有口皆碑。在歷年來的南加州競技中,皆有非常好的表現。一旦取得資格晉級全美比賽,全隊師生,家長莫不欣喜萬分。犧牲暑假出遊機會,個個磨拳擦掌,再接再厲,皆以取得全美比賽冠軍,作為最終目標。雖不至於披星戴月,寒窗苦讀,然其間的準備,努力以赴的精神,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多年下來,本校獲得數次全美第二名。在2007-2008年間,本校終於奪得全美比賽冠軍。捷報傳來,全校師生欣喜若狂,辛苦的代價,終於有了收穫。在此要感謝多年來,指導中文常識隊伍的黃富老師,王慶老師。姜哈拿老師,及張玉玲老師等。如今接下指導棒子的陳素蘭老師及吳瑞穗老師,又在緊鑼密鼓的指導目前的十五、六位小朋友,為了取得佳績,而正努力的準備中。讓我們一起來為他們加油打氣。過去參加比賽的眾多學生中,最大的收穫除了通曉中國固有的文化、歷史、地理、醫學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許多不同的事物,狀況,多能以熟知的成語回答、應對與印證,往往讓父母親既訝異又驕傲。

 

簡體中文班

然而過去幾年來,由於諸多不同的因素,暑假班的推動日漸困難,經理事會的一致決議,停止了暑假班的招生,全心全力的專注於秋季班的教學。於此其間,哈崗附近的人口結構逐漸改變,國內來的同胞與日俱增。除了本校原有的ㄅㄆㄇㄈ正體字中文教學之外,對於簡體中文的教學,實有開創的必要,復經理事會同意,本校終於在2007年成立了一個班的簡體中文教學,雖然只有十幾位小朋友,然而對本校來說,卻是意義非凡。人們不是常說「萬事起頭難」嗎?在學校的審慎經營下,如今簡體中文教學在哈崗中文學校已初具規模,有了五個年級的班上課!這也給了住在哈崗附近的國內來的同胞,提供其子女們學習簡體中文的良好環境。

也幾乎在同一時段,哈崗地區除了人口結構的改變外,哈崗學區的中小學及高中,都提供了免費的中文教學。此外,附近的中文學校的課輔班與週六班也日益增多,這些都對本校的招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與競爭。理事會思之再三,決定以降低學費,來回饋社區。眾所周知,哈崗中文是以中文教育,中華文化傳承為唯一宗旨。師資要求嚴格,提供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滿足達成家長的期望,是本校不敢忘卻的職責。絕不容許因為低學費而損失教育品質,目前學校老師皆是競競業業的,為了中華文化的延續而努力的工作著。

過去這近十年來,看著新進老師們的加入哈崗中文這個大行列,但是亦同時看到多位資深教師的離去或退休,真是有著很複雜的心情: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後浪推前浪」吧!祝福黃富老師,哈拿老師,南國珍老師,龔美佐老師,卓培我老師,周惠貞老師,張素幸老師,劉玉華老師,劉志華老師,苑勝老師,林妙音老師,鄭淑梅老師,張玉玲老師,同時也祝福于世芝老師在天堂好好安息。

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的不景氣,連帶的影響加州的經濟,州政府的稅收大幅降低,哈崗學區的預算,從而刪減甚多,有些小學因此而關閉。西達蘭中學也接收了附近關閉的小學幼稚園到五年級(K-5)的學生,瞬間該校一下子學生人數驟增。雖然這是學區的決定,但是也給西達蘭中學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亦緣於此,也讓本校與西達蘭中學彼此之間,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所幸在雙方至誠的溝通之下,在學區教委們及總監的協助下,問題都能一一解決。希望雙方彼此都能同心共力,在互敬互信的共識下,能夠繼續的合作下去,以期達到雙贏的局面,是所至盼。

學校運作的成功,背後皆有一個合作無間的團隊。如今哈崗中文慶祝30週年,除了所有前輩們的辛勤努力之外,我也借此寶貴的機會,謝謝學校以往任教過的老師,以及目前任課的老師們,謝謝目前校長組的同仁:趙維敏校長,鄭學山主任,錢正助理。同時也很真誠謝謝所有理事們的支持:陳慕平理事,謝豐楠理事,胡新民理事,梁延康理事,崔美娜理事,邱奕斌理事,臧宜春理事,儲昭敏理事等等。謝謝你們大家對哈崗中文學校所做出的貢獻。當然也要謝謝所有義務幫忙的義工們。

最後,祝福哈崗中文「生日快樂」,同時更祝福哈崗中文成功,壯大。

哈崗中文學校發展史(1989 ~ 2002) 牟致遠

1989 年秋,因學生總數已超過六百人,Dibble 小學及 Stimson 公園活動中心兩處教室之使用均已超過飽和。經多方奔走協調及社區之支持,本校順利與學區辦公室簽約,取得Cedarlane初中校舍週六之使用權以取代Stimson公園的三間教室。此後,本校分在兩處上課,年齡較小的初級各班學生留在 Dibble 校區,較大的中高級各班在 Cedarlane 校區。工作人員兩處往返,有時難免有所不便。

1991 年起,因社區華裔居民大幅增加,鎖定華裔學童為主要目標的課後接送,英文教學補習等服務業漸次浮現。同時鄰近社區中的中文學校亦紛紛成立,使本校學生人數開始出現停滯與負成長。經理事會深入檢討分析,並再次確認本校以中文教育為唯一宗旨的非營利本質後,決定日後發展方向為﹕提高教學品質,增加家長對學校的凝聚與義工參與,在收支平衡原則下儘量減輕家長負擔,以質為先,以量為次。在可見的未來,不再預期學生人數的成長。

1992 年秋,本校終止校舍分在兩處之不便,全校遷入威爾遜高中,並開始實施家長義工記點制度以提昇家長的參與。因本校高年級學生多數原在威爾遜高中就讀,對學校環境熟悉,為取得社區服務點數之學生義工制度,亦於此時成型。

由於高中升大學SAT II 考試的中文科目出現,鄰近各學區對本校中文學分之承認已不敷高年級學生申請大學入學之需要。針對此項需要,本校於是開辦SAT II 班。

由於本社區內華裔社區組成比率的改變,及台灣島內與海峽兩岸政治生態的消長,華裔社區內的政治意識型態問題,間或亦造成本校行政上的小小波動。本校理事會根據章程中開宗明義之規定﹕“本校為非政治、非宗教、非商業之單純教育組織”,總能維持平穩、祥和之校務運作。

本校全部的負責人員,依照章程,皆為學生之家長。為了子女的中文教育,大家同心協力,用汗水澆鑄學校每一塊基石。當子女畢業離去時,家長們雖不再每週六定時出現相見,但彼此間無形的牽繫卻牢不可破。幾位曾積極參與本校校務的家長,於競選鄰近社區公職時皆能順利當選,這一股無形的連繫,也顯然發揮了相當的效用。

1998 年夏,本校以歷年經費之結餘購下位於西達蘭初中對街之一幢住宅。經整修後,一半留為學校公務、會議、及倉儲使用,另一半出租,收入作為保養維修之用。歷年來涓滴歸公的積攢,原期望有朝一日能自置校舍。既然此遠程目標一時難以實現,為免積蓄貶值,有能“終於有自己的會議與儲藏室”,一舉兩得,亦為美事。

1998 年秋,本校遷回西達蘭初中,免除了因威爾遜高中活動頻繁,影響中文教學之苦。雖是舊地重遊,但現使用之東側校區,自成格局,亦頗為方便。

個人已於1998 年秋正式御下本校行政職務,但仍與在校的幾位負責人保持連繫。此期間,子女皆自中文學校幼兒班直至高中畢業。早期畢業的學生,多已結婚生子。欣見如今在校負責者皆能以專業之水準推行校務,作無我之奉獻;願哈崗中文學校薪傳永續,對一代又一代的華裔子弟,澆下中華文化的甘霖。

 

哈崗中文學校發展史(1982 ~ 1988) 王正一

本校是於1982年底由孫林淵女士及幾位熱心的家長為中文教育而創立。當時約有學生四十人,租用哈崗一所教堂的三間課室在每週六上午教授中文課程。學校的重大政策是由五位具家長身份的校董來會商決定。

1983 年3月,隨著哈崗地區華人的增加,學校有了擴充的必要。為了尋求華人社會對本校的支持,尤其是解決校舍租借的困難,當時的校董會決定擴大組織而成立了華人協會。協會成立之初,召收了大批非家長、來自各地的會員,並組成了有二十一位成員的理事會。中文學校隸屬於協會之下,但一般校務仍由具有協會理事身份的五位校董來處理。

1983年9月,學校以華人協會中文學校的名義與哈崗學區簽訂了租借教室的合約而遷入地點適中的梅莎羅伯小學,使用四間教室於週末教授中文課程,學生也增加到一百人左右。以後的四個月之中,因華協少數人士對學校的要求與規定逐漸增加,家長與學生們對參加華協所舉辦與中文教育無關的頻繁活動及收費也頗有意見,而提出中文學校脫離華協,單純辦理中文教育的建議。在1984年1月12日的華人協會理事會議中,華協理事以投票方式多數贊成而通過了學校脫離華協的提議。本校從此定名為哈仙達崗中文學校。

1984年2月4日春季班開學日,本校因為發現無法繼續使用位於梅莎羅伯小學的教室及儲存在該小學的教學用具教科書等,而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被迫遷往哈崗的聖馬可私立小學上課。當天隨校遷移的有全體教職員、96名學生及一大群支持學校的家長。家長們隨即在聖馬克小學的校園草地上舉行了臨時大會,並選出了新的理事會來推動校務。這個新成立的理事會遂成為日後重建學校的原動力。

在聖馬克小學的那段日子裡,我們淨化了學校的組織,並為學校的長期發展與改進定下了具體而正確的目標。為了將學校辦理得有效率及專業化,我們制訂了組織章程、細部作業程序及各種實用的表格;申請到了州政府及聯邦政府所核發的非營利機構免稅許可;改進了教學方法及充實了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的課間活動。這些繁雜的校務,除了依靠每位理事的不辭勞苦而貢獻出自己的心神與力量之外,全體家長對學校活動的參與和支持也匯成了一股巨大的向心力,而使事事皆辦得順利。至1994年6月,學校的運作已逐漸進入制度化,而在人事上及財務上已達到無懈可擊的地步。

1984年7月應家長們的要求,本校試辦了暑期班。每週一至週五上午在西達蘭初中上課,授以密集式的中文課程。試辦的效果良好,許多初學中文的學生二個月下來已經能夠寫簡單的中文書信,很是值得告慰。理事們輪流向自己服務的公司請假而去學校照顧一切,也令人感動。

1984年9月,在理事們的奔走之下,獲得了學區委員與官員的協助而遷入租金較為低廉的公立狄伯小學。隨著校舍的擴充及本校單純辦中文教育的成果,逐漸為社區華人所瞭解、接受與支持,學生人數很快地達到二百餘人。

1985 年春,本校開始積極的參加中文學校聯合會所舉辦或協辦的活動。為了籌募活動組的經費及購買視聽教學用具的經費,本校於5月以嘗試者的心態舉辦了一第一次壽款活動。結果家長們的反應熱烈,募集了七千餘元,為以後的募款活動奠定了基礎,也因此將學生的學費維持在最低的標準以下,而減輕了一般家長們的負擔。

1985年夏,本校繼續開設暑期班,並增加了全天班,為雙親都需要上班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學習場所。暑期班的場地也遷到環境較佳的畢克斯比小學。此校位於威爾遜高中對面,因此本校就利用威爾遜高中的游泳池舉辦了下午的游泳班,很受到學生及家長們的歡迎。家長會辦理的營養午餐也令人回味無窮,許多上半天(上午)班的學生,甚至家長,都要吃完了營養便當後才肯回家。

1986年是本校參加對外活動暨比賽的豐收年。學生們代表學校參加的校外活動及比賽,都是頗獲好評並且名列前矛。學生的課間活動也因人數大增(已達三百五十名)而增加到八項。教學方面,也因制訂了教師聘用制度而使教師的素質大為提高。儲備教師的資料檔案也因此而建立。1986年6月春季班結業日,本校舉辦了一次盛大的中華文化展。一整天的節目包括結業式,學生、家長及其他學校提供的表演,以及各項文化及民俗藝術展覽。藉著這次活動,我們很成功地將中華文化的精髓以靜態及動態的方式,介紹給哈崗及鄰近社區的華洋人士。

1987年春,狄伯小學的教室已不敷應用,本校遂將隔鄰的縣立公園活動中心租下,闢為三間教室使用。自1987年秋季班起,因學生人數已達五百人(有些班級已擴到四十餘人)而暫停對外招收新生,祇在有缺額時遞補新生。

高年級學生家長們所關心的中文學分問題,在經過長期的努力之後,本校學生的中文成績終於在1987年12月得到哈仙達崗拉朋地聯合學區的承認。凡在本校就讀的學區高中學生,成績達到標準後均可獲得學區頒發的中文學分。在隨後的幾個月中,本校也繼續地獲得鄰近學區(核桃學區、羅蘭崗學區、鑽石吧學區及富樂頓學區)對本校中文學分的承認。

1988年初,本校購入一只四十呎長的破舊貨櫃。在得到學區的許可後,放置於狄伯小學的校園一角。經過熱心家長的清洗、打磨、上漆、制作書架之後,成為收藏文具、書籍簿本及運動器材等物的儲藏室,減輕了行政人員每週將文具書本從家裡到學校搬來搬去之苦。1988年的暑期班除了傳授中文課程,並繼續開設歷年來所增加的游泳班、課後輔導班、少年科學班及學生旅遊等活動外,還應家長的要求而在下午開辦了電腦班、數學班及英文班。其中電腦班所使用的十五台電腦,是一位熱心家長所捐贈的。1988年秋,本校添購了一部高速影印機,免除了老師們為影印教材所付出的奔波之苦。

過去學校理事、教師及熱心家長們犧牲了自己的週末,任勞任怨地默默耕耘,歷經了許多披荊斬棘的艱辛過程,才獲得今天略具規模的成果。學校今後需要改進的地方仍多,教材及校舍上的障礙仍待克服。值得慶幸的是,已卸任的校長仍經常來校以自己的經驗來協助校務。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新血進入理事會,而使哈崗中文接棒有人,綿綿不斷的負起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的重任。

 

學 校 簡 介:

哈崗中文學校是東區建校最久的一所中文學校。將近二十多年之校史寫滿了輝煌的記錄。當年由一群熱心家長,排除萬難,邀請多位優良老師,共同創立這所學校,它是屬於學生家長,教師們所共有的大家庭。

在百年樹人的大責重任下,大家庭的每一份子都積極、進取、努力地充實自己,為這一代和下一代盡上心力。

每個人都是彼此的依靠,彼此的幫忙。教學方面﹕橫面的是環環相連保持學校的質與量的均衡發展,縱面的是生命,文化的代代的綿延相傳,我們不停求進步,保持傳統教育理論的守常,也融入生活及教育的均勻通達,不堅持以往經驗而執一不變卻也能智慧地將經驗成為助力並帶進新的教學理念與實行,秉持近二十年的創校理念不以營利為目的,繼續為教育下一代服務。

我們學校分班精細,質量兼顧,有許多可供選擇的課外活動,包括跆拳、舞蹈、插花、書法、壁報、烹飪、剪紙、繪畫、心算、詩詞朗誦訓練班等,經由這些課外活動班,除了達到聽說讀寫目的之外,可以達到德智體群美育兼顧均衡發展,例如參加校外或聯合會的活動,如朗誦、心算、常識比賽、屢締佳績。今年常識比賽,本校得丙組冠軍,正向全國比賽進軍。由每年許多家長越區送孩子來註冊上課,證明哈崗正是信譽卓著,聲名遠播之中文學校,我們仍期望日日有進步,年年有進步。